当前位置:首页 > 图文 > 综合 > 中国的茶道,饮茶方法和讲究

中国的茶道,饮茶方法和讲究

jiazacn[注册用户]

更新时间:1周前

中国的茶道,饮茶方法和讲究

导读:茶,源自中国,兴于世界。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审美。那么,中国的茶道是怎样的?饮茶方法和讲究都有哪些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中国的茶道

自饮茶习俗形成后,茶的形状、品质、产地、制做、饮用方法和器具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陆羽《茶经》出现以后,专门叙述茶道的书就有100多种。茶的原叶、采茶的时机、冲茶的水质、茶具的质地、形状,都有严格的考究。

最早的饮茶方法,是将鲜茶叶煮后饮用。随着饮茶之风的流行,鲜茶叶贮存、运输很不方便,就将茶叶碾碎烘干成饼,喝时捣成末煮饮。有时还加入葱、姜、桔等配料。中唐以后,先将茶叶放到釜甑中蒸,然后捣碎制成饼,以去掉草木味,叫作“蒸青”。据宋人《北苑别录》载,“蒸有过熟之患,有不熟之患。过熟则色黄而味淡,不熟则色青易沈(沉)而有草木之气,唯在得中为当”。“茶既熟,谓茶黄,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以去其膏……膏不尽则色味重浊矣”。

北宋后期,又出现“蒸焙”或称“炒青”的制茶方法。先将鲜茶叶蒸青,然后置锅内焙炒,既去掉了草木味和苦涩味,又保持了原有的清香。饮茶的方法也由煮饮改为直接用开水冲泡。

制茶原叶,一般是越嫩越名贵。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载,最上品的茶叶叫作“小芽”,又号“芽茶”,刚吐鲜嫩的茶芽,如雀舌鹰爪。次品曰“拣芽”,一芽带一叶,号一枪一旗。再次曰“中芽”,一芽带两叶,号一枪两旗。如果展开三、四片叶子就显老了。熊蕃还讲,“芽茶奉万乘尝之”,极其珍贵。宣和间漕臣郑可问又剔取芽茶心一缕,集珍器中,以清泉渍之,光明莹洁,更是旷古未闻的珍品,称作“银线水芽”。

采茶的时间和方法也十分讲究。宋人子安试《茶录》载,采茶须在早上日出之前,茶叶受夜露滋润时采摘,见日则为阳气所薄,茶芽膏腴内耗,泡到水里就不鲜明了。断芽要用甲而不用指,以甲则速断而不揉,用指不能速断易受损伤。

煮茶、冲茶用的水更为考究。陆羽的《茶经》指出,煮茶以山泉水为上品,清澈的江水是中品,井水为下品。温庭筠《采茶录》载,陆羽和李季卿派人取殊绝的扬子南濡水煮茶。水取回后,陆羽用勺一试说,这不是南濡水,好像是在岸边取的。取水人说,我驾舟深入江中,见者百人,岂敢欺绐。取水者将水倒入盆中,倒到一半,陆羽止住他,又用勺试了试,指着盆中水说:“此南濡水也。”取水人惊服。原来,取水人上岸时洒了一些,又从岸边取了一些充数。陆羽对南濡水和江岸边的水,恐怕不可能识别得如此准确,但什么样的水质煮茶最好,用勺就能试出来,故能发现劣质的岸边水。

茶煮好饮用时,茶具的质地、形状也有讲究。宋徽宗《大观茶论》讲舀茶的勺子说,勺子形制的大小以“可受一盏茶为量,过一盏必归其余,不及则取其不足,倾勺烦数,茶必冰矣”。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中国的茶道,饮茶方法和讲究”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鲁公网安备 371623020003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