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夕别离之思的载体,诗文中节日习俗的表现

七夕别离之思的载体,诗文中节日习俗的表现

jiazacn[注册用户]

更新时间:1个月前

七夕别离之思的载体,诗文中节日习俗的表现

导读:节日是最能触动游子心灵的特别日子,因此每个节日都会有大量优秀作品存留后世。七夕也是传统节日之一,那七夕别离之思的载体有哪些呢?诗文中节日习俗的表现去哪看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七夕

七夕别离之思的载体

唐代是诗歌发展到顶峰的历史时期,诗歌形式多样、内容广泛。诗人擅于借题发挥,将诗歌自我行情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别离是人世间常有的事,却也是最让人伤感的事。不管是夫妻的别离,还是朋友的相别、兄弟的分隔两地,在诗人的笔下都有反映。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道出了众多游子的共同心声,因此流传千古。唐代有大量的赠别诗、羁旅诗,如李白的《赠汪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宋词中也不乏行写离别之情的作品,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一剪梅》很有代表性。借七夕节行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盛唐孟浩然的《他乡七夕》可谓匠心独运,别出心裁。

他乡七夕

唐·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牵牛。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诗人。他一生几乎未做过官,诗歌多以羁旅漫游、山水田园为内容,诗风质朴真切,富有生活气息。《他乡七夕》是一首五言诗,起句平平,简单交代自己的处境。正值七夕佳节,诗人漂泊他乡,不免产生浓郁的思乡之情,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更何况是七夕这一浪漫的节日,诗人的思绪早已飞回家乡。想象家乡七夕穿针的习俗,思念家中的妻子。通过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行写自己旅居他乡的愁苦心情。这首七夕诗是诗人在题材上的创新,借七夕表现别离之思。

七夕

诗文中节日习俗的表现

节日习俗是文人创作的重要内容。古人重视祭祀活动,祭祀神灵和祖先,祈求好运。许多祭祀活动逐渐约定俗成,成为节日的一部分。唐代繁荣昌盛的社会,为节日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上行下效,节日场面更加的热闹和盛大。这自然成为文人创作的重要题材。初唐七夕文学更多的是对汉魏六朝七夕文学的继承。

李贺是中唐一位风格独特的诗人,有“诗鬼”之称,其诗好用带有强烈伤感意味的字眼。如《七夕》中的“暗”“愁”,具有烘托气氛、暗示情绪的重要作用。《七夕》(“别浦今朝暗”)是李贺的一首感怀诗。“别浦”指天河。“鹊辞”意为乌鹊填河搭桥成全牛郎织女后悄然而去。这都是传说中的幻境,穿针、曝衣是现实中的七夕风俗。“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天上与人间对应,想象奇特,色彩瑰丽。梦境幻境的描写,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有情人终不能长相聚,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崔颢《七夕》(“长安城中月如练”)是一首反映宫中女子乞巧的诗作。诗人采用七律的形式,将写景、叙事和行情结合,营造情景交融的意境。首句即交代七夕“月如练”的美好夜景;“家家此夜持针线”写出了唐代穿针乞巧习俗的普遍性。诗人的重点是展示宫中女子的心境——“空”“幽”“愁”,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传神地写出宫女们孤寂和落寞的情绪。“数萤流”“看斗牛”可见她们的无奈和无聊。祖咏《七夕》(“闺女求天女”)则以普通女子为描写对象,写出了她们对七夕乞巧习俗的重视,表达了众多普通女性的心声和美好心愿。

崔颢和祖咏的《七夕》,从不同角度表现不同阶层女子的七夕心愿。诗人代女子抒情,采用纪实的手法,分别写出了宫中女子和普通女性的七夕活动,道出了她们共同的心愿:穿针乞巧。不同的是,身居宫中的女子,几乎失去了人身自由,暗地里争风吃醋,内心却孤寂无依。只有得到皇帝的宠幸,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否则她们的结局非常悲惨。七夕佳节之时,与其说宫女们是在穿针乞巧,不如说她们是在释放压抑的神经。“愁无限”道出了班姬一样的宫女的真实心境;普通女子希望像织女一样有双灵巧的手,通过辛勤的劳动获得应有的幸福。她们对穿针乞巧、蜘蛛卜巧的习俗深信不疑,虔诚地履行乞巧中的每一个环节,希望自己成为最巧的一个。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七夕别离之思的载体,诗文中节日习俗的表现”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鲁公网安备 371623020003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