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文 > 综合 > 七夕节的起源,两汉之前的七夕节萌芽

七夕节的起源,两汉之前的七夕节萌芽

jiazacn[注册用户]

更新时间:1周前

七夕节的起源,两汉之前的七夕节萌芽

导读:七夕起源很早,刚开始时只作为一个节令。从历史文献来看,七夕节起源时间至少在三四千年以前,其起源与星象、物候密切相关。那么,七夕节的起源是什么?两汉之前的七夕节萌芽去哪看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牛郎

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远古民众的星辰崇拜

牛郎织女的传说最早起源于远古时代民众对星辰的崇拜,是民众将牵牛星和织女星神化和人格化的结果。人们对星辰的命名,根源于自己的生产生活实践。在远古时代,星象对民众的意义主要在于其授时功能,星象的变化标志着节令的转换和农耕的时序,正如《尧典》中说的“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古今中外都是如此。而且,很显然,牵牛、织女二星的命名来源于农耕文明时代的男耕和女织现象。周人在观测天象时发现银河(古称“天汉”)北滨的三颗星辰,从早上到晚间有七次位置变换,其运动轨道有些像织布时的杼轴,于是,就形象性地称这三颗星辰为“织女”。牵牛星,指的是与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的星辰。

上古时期,七夕时间的确定来源于织女星位置的变化。织女星是北半球最亮的早型星,在天空很明亮,因此在很早的时候就被人们注意到了。织女星是上古民众眼中的季节标志星,《汉书·律历志》记载“织女之纪,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这充分说明了织女星在天文时间、星纪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牵牛星,与织女星相对,在古代同样标志着天文时间的变化,《礼纬含文嘉》对此也有相关的记载。由此可见,把织女、牵牛联想成有故事的主角与这两颗星辰的天文地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礼记·夏小正》:七月“汉案户”,“初昏,织女正东乡”。即当时七月初昏,织女星出现于正东方。七月的月序就是根据织女星出现的位置来确定,在《星经》中描述了相关信息:当织女星初昏出现在正东方向就说明进入秋季,第一次出现就在七月一日。从星纪来说,有新旧更替的说法,而七月一日就具备了星纪岁首的含义。尽管随着后代天文历法的变化,一般民众对古代星纪的具体情形并不太了解,导致了人们对把织女星作为季节标志的记忆变得模糊,但人们潜意识里仍然认为这是一个特殊的时间点,例如把它所在位置作为确定立秋日的参考。可见织女星与牵牛星在上古时就受到人们重视,被看作星纪的标志。

七夕节时间中对数字“七”的崇拜

现在我们一般说七夕节的时间是农历七月初七。但在汉代之前,七夕的时间并不定,大约在七月朔日。而后来把七夕节定为七月初七绝非偶然的现象,这个时间有着特殊的寓意,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这起源于民众对数字“七”的一种神秘崇拜。我国古人相信天人感应,认为人与气候、节令相关,按晋人董勋《问礼俗》记载,他们将初七定为“人日”。到了清代,人们沿袭了这个习俗,据顾禄《清嘉录》记载:“俗以七日为人日,八日为谷日,九日为天日,十日为地日,人视此四日之阴晴,占终岁之灾难。”在我国古代,“七”被认为是吉祥神奇的数字,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关于“七”的描述:人有七窍,一周有七天,乐有七音,人有七情,日常生活七件事,曹植七步成诗,天上七仙女,地上七大洲等。于是,人们认为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团聚的日子就顺理成章了,因为这天既是人日,又是吉祥数字的叠加。

七夕

七夕发生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个日子对于女性来说也同样具有特殊的意义。《孔雀东南飞》中也提到“初七”,这里的“初七”指的就是七月初七,每到这个时候,妇女可以相聚月下嬉戏。“初七”成为妇女节日的原因在于古代的阴阳观念,人们认为男为阳,女为阴;在自然数字中,他们认为九为阳,七为阴。对男子的生命用数字九来计数,而对女子,则用数字七来计数。《黄帝内经·素问》曾讲道:“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古人认为女子生理变化与“七”的关系极大。因此对妇女而言,七夕节具有重要意义,这个节日为妇女提供了游玩、祭祀、社交等活动的契机。“选择月日同数为节期,同样是农业文明中追求对称和谐、不偏不倚、整齐划一的理性观念和心理的驱使和暗示所致。”当然,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的传说也促使了七月初七成为一个女性节日。

文学作品中的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的记载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天际中的自然现象和人间的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逐渐创造产生了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牛郎织女的传说起源很早,具体产生时代已经无法考证,现存最早的相关记载是《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这句话描述了织女没有织出布,牵牛不拉车,很显然,此时描绘的织女星与牵牛星主要还是作为星宿出现,并没有出现传说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相互关系和相关情节,这时的织女与牵牛并没有产生男女关系。

牵牛和织女发生情感交集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在战国末期秦朝初年,秦简《日书》“取妻”忌日:“戊申、己酉,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三弃。”简文的大意是:人们在戊申日、己酉日迎娶的话,三年后丈夫将休离妻子。这就证实了,在当时不仅有两人缔结婚姻的传说流传,而且牛郎织女受河汉阻挠而无法相聚的传说结局也影响到了人们的民俗生活,逐渐形成影响男婚女嫁的时间禁忌。这也可能是用牵牛、织女的传说来强化民间的七月初禁婚嫁的忌讳习俗。

据《物原》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有可能七夕在战国时就存在了。从上文引《日书》的材料来看,战国时虽然存在七夕相关习俗,但直到汉代才正式将七月初七定为七夕节。在秦初,牵牛和织女的悲剧结局说明七夕在当时仍然是一个禁忌日。《古诗十九首》描写的就是这一情形:“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甚至在西汉中期以前,我们也能从当时的巫术中看出民间仍然把牛郎织女的故事看成是对时日的忌讳。《淮南万毕术》记载了“赤布在户,妇人留连。取妇人月事布,七月七日烧为灰,置楣上,即不复去。勿令妇人知”的巫术,说明当时的人们仍将七月初七看成是一个别离的日子。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七夕节的起源,两汉之前的七夕节萌芽”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鲁公网安备 371623020003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