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的共享按摩椅为何惹人嫌 共享按摩椅从享受变难受
曾风靡一时且遍地可见的按摩椅,如今为何被嫌弃了?不好用、不卫生、甚至会“攻击”人,你说怎能不被嫌弃?
前段时间,一名旅客就被火车站里的按摩椅“咬”住了长发、动弹不得,最后在众人帮助下才得以脱困。事后了解到,这个按摩椅已经被人破坏,而且附近其他按摩椅也出现类似情况。可见,若不是有人不幸“中招”,这些问题按摩椅,可能会一直无人问津、置之不理。
共享按摩椅从享受变难受,已非新鲜事。早前推广时,这种花“小钱”就能享受按摩服务的模式,确实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可当新鲜感一过,人们便发现这些挤占了大量普通座椅空间的按摩椅,不仅让人想“正常”坐一下都难,而且其卫生问题也开始显现。
之前相关报道中,就有不少人因坐了共享按摩椅而患上皮肤病。有媒体专门去调查时也发现,一些共享按摩椅藏污纳垢严重,有的更是能肉眼看见虫子在爬。如此卫生状况,不禁让人起鸡皮疙瘩。
此外,共享按摩椅与其他共享产品一样,本质上也是服务商品的一类。这种以营利为主的共享按摩椅,看似创造需求,实则只是增值服务。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在公共场所长时间等候时,有座位歇脚才是首选,按摩其实可有可无。正因此眼下很多人也只是把按摩椅当作免费躺椅使用。同时,既然不花钱,难免会出现免费带来的问题,如“蹭坐”“霸座”已是常态,各种不文明行为也时常发生,这些都会让潜在用户对共享按摩椅望而却步。
生于共享浪潮末端的共享按摩椅,当前也正经历着“同辈们”走过的路——行业正加速洗牌,如何活下去、如何扭亏为盈,这些是相关商家亟待思考的问题。
当下,走进电影院和写字楼的共享按摩椅,似乎找到新的受众群体,如观影人群和上班族白领。然而,如果体验、卫生、安全等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让按摩椅离开”可能还是消费者的最终选择。大道至简,让用户拥有更好的消费体验,才是共享按摩椅赢回信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