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民俗,小暑里有趣的传说
导读:小暑时节,天气变得炎热,人们感觉不到一丝凉风,迎面扑过来的是一层又一层的热浪。一年24个节气,每个节气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每一种习俗都体现了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因而,代代相传的小暑节气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那么,小暑节气民俗有哪些?小暑里有趣的传说是什么呢?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小暑
城里乡下都“食新”
在民间,小暑过后人们要尝新米,这就是小暑“食新”习俗。小暑时节,农民会把新收获的稻谷碾成米,然后将新米煮成香喷喷的米饭,以供奉五谷大神和祖先,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新米尝新酒。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会在小暑这一天买少量新米以及新上市的蔬菜、水果等,回到家把新米与老米同煮。俗话也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小暑不“暑”,清凉食品来消暑
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过后就进入伏天。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饮食上,人们会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以度过炎热的伏天。
入伏之时,刚好是我国小麦生产区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麦满仓,而到了伏天人们精神委顿,食欲不佳,饺子却是传统食品中开胃解馋的佳品,所以人们用新磨的面粉包饺子,或者吃顿新白面做的面条,就有了“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在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小暑这一天,江苏徐州人有入伏吃羊肉的习惯,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据考证,伏日吃面习俗出现在三国时期。《魏氏春秋》记载:“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与五月相近,故也应“辟恶”。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过水面,就是将面条煮熟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可以“败心火”。炒面,就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开水冲后加糖拌着吃,具有“解烦渴,止泻,实大肠的作用”。
在山东临沂地区,每到小暑,人们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有:“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小暑
此外,在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在清咸丰年间,莲藕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藕与“偶”同音,所以人们用食藕祝愿婚姻美满。藕与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也被看做是清廉高洁的人格象征。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钾和膳食纤维也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小暑里有趣的传说
相传,“六月六”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前夕,天气炎热,日照时间也很长,太阳辐射非常强,人们就会取出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晒在太阳底下,以去湿除潮,防止霉变虫蛀。
我们知道,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是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每到这一天,他们就会在鹊桥上重逢。可你知道鹊桥是怎么来的吗?民间说“六月六,百索子撂上屋”,说的是在“六月六”这一天,天底下所有的孩子都会把端午节戴在手上的“百索子”抛到屋顶上让喜鹊衔走,在银河上搭起一座彩虹桥,这样牛郎和织女就可以相会了。
传说“小白龙”触犯了天条,被龙王禁在一个荒芜偏远的小岛上,
从此失去了自由。龙王只允许小白龙在“六月六”这一天回家探望母亲。每到这一天,探母心切的小白龙昼夜兼程,也带来了惊雷闪电、狂风暴雨。
伏日,指的是隐伏避盛暑。相传在先秦时期,人们会在伏日之时祭祀炎帝和祝融。炎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也是太阳之神;祝融则是火神,为炎帝之玄孙。传说炎帝叫太阳发出足够的光和热,使五谷孕育生长,从此人类不愁衣食。人们感谢他的功德,便在最热的时候纪念他。这就是“伏日祭祀”的来源。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小暑节气民俗,小暑里有趣的传说”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