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文 > 综合 > 月圆人团圆的中秋节,广西各民族祭月的习俗

月圆人团圆的中秋节,广西各民族祭月的习俗

jiazacn[注册用户]

更新时间:2个月前

月圆人团圆的中秋节,广西各民族祭月的习俗

导读:各种传统节日上,青年男女以歌舞为媒,以歌交心,以舞探情,从此相识、相知、相守。月圆人团圆的中秋节有这样的习俗活动吗?也是有的,不过最主要的习俗活动还是祭月,那么广西各民族祭月的习俗是怎样的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中秋节

月圆人团圆的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中秋佳节。农历八月正处秋季之中间,而农历八月十五处于农历八月的中旬,因此称之为“中秋”,亦称“仲秋”。中秋节因嫦娥奔月的传说和古代祭祀礼制而得名。在远古时期,人们将月亮视为善良的月神,认为她能降福于人间,故对月神非常崇敬。先秦时期,民间传说月宫女神嫦娥可以使中秋之夜的月亮变得最圆润、最美丽、最明亮,因而从那时起,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有祭月、拜月的习俗。魏晋时期,人们开始将农历八月十五定为祭月之日。唐宋以后,中秋节广泛盛行于民间。每年中秋月圆之夜,当“皓魄当空宝镜升”“平分秋色一轮满”之时,人们赏月、祭月、饮桂花酒、尝月饼,借此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祈求生活美满团圆。

在广西民间,中秋节是团圆佳日,人们常认为中秋之月最圆最美。当中秋到来之时,远在异乡的游子会尽可能地返回故乡与家人团聚,共赏圆润如玉的明月,共沐洁白柔和的月光;而对那些无法归乡与家人团圆的游子,家人会给其寄去一些月饼,以表思念之情。

月饼

广西各民族祭月的习俗

中秋之夜,广西各个民族都有祭月的传统。“祭月”又称“拜月”。当明月高悬之时,人们便于庭院摆上供桌,奉上供品,摆出瓜果和月饼。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由妇女焚香祭月,祈神许愿。祭月之事仅由妇女完成,传统习俗认为,女属阴、男属阳,而月为阴、日为阳,故民间有“女拜月、男祭灶”之说。传说月宫中的嫦娥和玉兔吃素,故供品都是月饼、瓜果和花生等素食。在平果市海城乡等地,人们祭月时,桌上必供11个糍粑。相传远古时期,天上有11个月亮,后来有10个被射落,剩下的一个躲了起来,只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才完整露面。在来宾、贵港、邕宁、河池、靖西、田林、凌云等地,人们祭月时要在柚子或南瓜上插上几十支点燃的香,用一根竹竿将其竖于屋前,俗称“烧天香”。在马山、上林一带,曾有“水上祭月”的习俗,即在河中或塘边搭一座竹排房,设桌铺席,祭月过夜。桂平市紫荆镇的瑶族群众称中秋节为“望月节”,人们认为谁最先见到月亮出来谁最为吉祥,因此会守候月亮出来。而毛南族群众在明月升起时会将供桌抬到凉台上,点燃三炷香并插到柚子上,再把柚子插到一根二三米长的竹竿或木杆上,让柚子和香正对着月亮。这种祭月方式,毛南语称“乒年”,有“射月亮”的意思。

每逢中秋,人们必尝月饼。月饼多为圆形,人们于中秋品尝月饼,乃是取完美无缺之意。在乡村,人们赏月时亦有食用带皮壳食物之习俗,最为常见的带皮壳食物有芋头、柚子、花生、板栗、瓜子、毛豆、核桃等。这种饮食风俗,靖西地区称为“脱灾食”,寓意去皮弃壳、脱灾驱祸和除百病。在汉族地区,人们除品尝月饼外,还吃糖果、水果等食品。仫佬族人在中秋节当天包桐叶糍过节,以感念祖先开辟仫佬山乡美丽家园的功德以及社王帮助仫佬族人建立家园的恩情。京族人在中秋节当天吃糖饭、糯米糖粥、薯粉粑等。水族人在中秋节当天吃粑粑。侗族青年男女在中秋节当天往往打油茶、吃南瓜。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月圆人团圆的中秋节,广西各民族祭月的习俗”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鲁公网安备 371623020003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