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腺羽蕨
植株高2-3米。根状茎直立,粗4-5厘米,顶部及叶柄基部均密被鳞片;鳞片线形,长1.5-2.5厘米,先端纤维状,几全缘,膜质,稍卷曲而为蓬松状,褐棕色并稍有光泽。叶簇生;叶柄长60-100厘米,基部粗1-1.3厘米,基部深褐棕色,向上部暗褐色并稍有光泽,上面有阔的浅沟,沟两旁有隆起的脊,疏被棕色的短刚毛;叶片三角形,长1.2-2米,基部宽1.2-1.3米,先端渐尖,基部心脏形并为四回羽裂,向上部三回羽裂,叶近二型,能育羽片稍缩狭;羽片约15对,下部的对生,向上部的互生,下部的相距达20厘米,斜向上,基部一对的柄长2. 5-9厘米;基部一对羽片最大,三角形,长达60厘米,基部宽30-4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斜截形而不对称,基部下侧的一回小羽片明显伸长并有多对分离而深羽裂的二回小羽片,基部上侧的一回小羽片仅为深羽裂;第二对羽片椭圆三角形,长达50厘米,基部宽25-3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截形;基部羽片的一回小羽片10-12对,互生,几平展,基部一对的柄长6-10毫米,向上部的有短柄,彼此接近;基部下侧的一回小羽片最大,椭圆披针形,长30-40厘米,基部宽15-2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截形,中部以下有6-10对分离的二回小羽片,向上部深羽裂达有阔翅的一回小羽轴;二回小羽片12-14对,互生,近平展,下部的有短柄,彼此接近,基部一对较大,披针形,长7-10厘米,基部最阔处宽2-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深羽裂达1/2;裂片7-10对,互生,彼此接近或以约1.5毫米宽的间隔分开,缺刻有一钝齿,稍斜向上,椭圆形至镰状椭圆形,长5=毫米,基部宽4-6毫米,向顶部稍狭,圆钝头,边缘有钝浅锯齿,有软骨质的狭边,干后略反卷。叶脉沿小羽轴及主脉下部两侧联结成狭长的网眼,裂片上的小脉分离,二至三叉,两面均稍隆起,上面光滑,下面与主脉及小羽轴均疏被黄色至橙黄色的圆柱状腺毛。叶纸质,干后暗绿色至褐色,两面均光滑;叶轴及羽轴下面淡褐色,上面深禾秆色,两面均疏被棕色的短刚毛。孢子囊群圆形,在主脉两侧各有1列或不整齐的2列,着生于分离小脉的中部及联结小脉上,无囊群盖,被黄色的圆柱状腺毛。
国内分布:台湾、福建(南靖)、广东(宝安)、海南(澄迈、白石岭、乐东、尖峰岭、保亭、陵水、七指山、儋县、沙煲山)、广西(瑶山)、云南(金平、河口、西双版纳、蒙自、屏边)。
国外分布:越南、泰国、印度东北部
生境:生密林下或森林迹地上,常构成稠密的层片,海拔120-1 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