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蕨
植株高约6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或斜升,粗壮,和叶柄基部密被鳞片;鳞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8-11毫米,基部宽约1毫米,浅棕色,扭曲,膜质,长渐尖头,全缘或略有具间隔的刺状突起。叶 (3-) 5-8枚簇生;叶柄长10-20厘米,下部粗2.5-3毫米,棕色至褐棕色,自下部向上疏被鳞片;叶片舌状披针形,长15-45厘米,先端短渐尖,中部宽3.5-4.5 (-6) 厘米,向下略变狭,基部心脏形,两侧明显扩大成圆耳状,彼此以阔缺口分开,边缘全缘而略呈波状,具软骨质。主脉粗壮,暗禾秆色,下面隆起,圆形,上面有浅纵沟,下部疏被与叶柄上同样但较小的鳞片,向上近光滑;侧脉纤细,斜展,单一或自下部二叉,通直,平行,下面仅可见,上面明显,略隆起,先端水囊纺缍形,不达叶边。叶鲜时稍呈肉质,干后薄革质,棕绿色,上面光滑,下面疏被贴伏的变形虫形或狭披针形的棕色小鳞片,干后在侧脉之间有明显的洼点。孢子囊群粗线形,通常长1.5-2.5厘米,斜展,相距3-5毫米,靠近或略离主脉向外行,距离叶缘5-8毫米,着生于相邻两小脉的一侧;囊群盖线形,深棕色,膜质,全缘,向侧脉相对开,宿存。
据台湾《自然保育季刊》1994年第8期报道,在80年代初,于台湾[艹/奇]莱大山曾采集到对开蕨标本,其生长地点位于登山中继休息站附近,很可能为游客带来的孢子所繁衍。
国内分布:吉林(长白、集安、抚松)
国外分布: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朝鲜、北美及欧洲(西南部与中部)
生境:落叶混交林下的腐殖质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