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黑竹
竿高4-8米,直径1.5-5厘米,共有30-35节,中部以下各节均环生有发达的刺状气生根,后者数目可多达24条;竿中部的节间一般长18(25)厘米,绿色,或有些幼竿为紫色,且在节间之基部具淡紫色纵条纹,表面光滑无毛,圆筒形或在竿基部略呈四方形,竿壁厚3-5毫米,有时实心;箨环隆起,初时密被黄棕色小刺毛,以后变为无毛;竿环微隆起;节内长1.5-2.5毫米;分枝习性较高,通常始于竿第11节;箨鞘薄纸质至纸质,宿存或迟落,在竿基部者长于其节间,呈长三角形,先端渐尖,背面紫褐色而夹有灰白色小斑块或圆形斑,疏被棕色或黄棕色小刺毛,鞘基的毛密集成环状,小横脉明显,中上部边缘具颇为发达的黄色纤毛;箨耳缺;箨舌膜质,拱形,高约0.8毫米,边缘微生纤毛;箨片微小,长仅1-3毫米,基部与鞘顶相接连处几无关节。末级小枝具2-4叶;叶鞘无毛,纵肋明显,长3.5-4.5厘米;鞘口两肩具灰白色而易落之繸毛数条,毛长13毫米,叶耳无;叶舌截形,高约0.5毫米;叶片纸质,狭披针形,长5-19厘米,宽0.5-2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上表面绿色,下表面淡绿色,无毛或在基部具灰黄色柔毛,次脉4-6对;叶柄长1-3毫米。花枝呈总状或圆锥状排列,或单生于具叶枝条的下部各节时则不再分枝,末级花枝纤细,基部有4或5片逐渐增大的苞片,具假小穗1-3枚;假小穗单生于末级花枝的各节,侧生者基部有一卵形至线形的先出叶而通常无苞片;小穗细长,长1-14.5厘米,粗1-1.5毫米,无毛,含小花4-12朵;小穗轴节间在具花之一侧扁平,长3-12毫米,无毛;颖1或2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12毫米,纵脉7或8条,先端钝尖;外稃卵状披针形,长7-12毫米,具7-9脉,先端锐尖;内稃多少长于其外稃,先端钝圆或具2钝齿;鳞被在近外稃一侧的2片为椭圆形,长约2毫米,另一片呈披针形,长约1.2毫米;花药黄色,长4-6毫米;子房椭圆形,长约1毫米,无毛,花柱极短,近基部即分叉,而为呈羽毛状的柱头,其长约2毫米。颖果呈坚果状,椭圆形或稀近圆球形,长4-7毫米,直径2-4毫米,绿色或带紫色,果皮厚约0.3毫米,顶端常有花柱的残留物成喙状。花期4-12月。
国内分布:产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及四川
国外分布:日本、越南及缅甸等国亦有分布
生境:低山丘陵野生,农家亦有少量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