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芙兰草
根状茎短。稈丛生,三稜形,具槽,被疏柔毛,高7-40厘米,基部通常有1-2个鞘,鞘顶端无叶片,被疏柔毛。叶稈生,平张,向顶端渐狭,缘被疏柔毛,有时叶片两面的脉上亦被毛,宽3-7毫米,下部叶较短;鞘长10-35毫米,初被疏柔毛,后来无毛,叶舌膜质,干后锈色或带红色,截形。苞片叶状,小苞片刚毛状,无鞘;圆锥花序狭长,由顶生和侧生的简单长侧枝聚繖花序所组成;长侧枝聚繖花序(有时减退成圆簇)梗一般不伸出鞘外,被疏柔毛,长7-15毫米;小穗3-15个聚成圆簇,簇直径1-3厘米;小穗卵形或长圆形,顶端钝,有许多花,长5-8毫米,宽2.5-3毫米;鳞片倒卵形铺平近方形,顶端圆,微凹,长1.25-2毫米,下部黄褐色,上部灰黑色,膜质,有3条脉,在近顶端处脉会合且延伸成芒,芒向外弯,长1毫米,鳞片中部与芒均被疏柔毛;下位刚毛6条,外轮3条,钻状,稍长于内轮的爪或和爪等长,有倒刺,内轮3条,变成花瓣状,约与小坚果等长,瓣片方形,基部宽,楔形,并具二耳,顶端具3个钝齿,海绵质,褐色,有3条脉,脉间和脉外有狭长椭圆形的凹4个,具爪,爪长约与瓣片相等或为瓣片的1/2;雄蕊3,花药长圆形,顶端钝,长约0.5毫米,为花丝长的1/4-1/3;子房呈三稜状长圆形,白色,花柱长为子房3-4倍,褐色,柱头3,有细乳头状突起,长约为花柱的1/3-1/2。小坚果呈三稜状倒卵形,褐色,基部有短子房柄,连子房柄长约1毫米。花果期7-12月。
国内分布:广东、海南、台湾、广西、江苏
国外分布:
生境:生在田边草地、水稻田等潮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