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子壳柯
乔木,高通常在20米以内,芽甚小,芽鳞无毛,干后常有光润的树脂溢出,枝、叶无毛,二、三年生枝干后暗褐黑色,散生灰棕色皮孔。叶革质或厚纸质,宽卵形,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6-15厘米,宽3-5厘米,稀有长达24厘米,宽7厘米,顶部常呈镰刀状弯斜的长渐尖,基部近于圆或宽楔形,全缘,中脉在叶面微凸起或有时平坦,侧脉每边6-10条,在叶面甚浅的沟状凹陷,在近叶缘处常分枝并彼此连接,支脉不明显或纤细,嫩叶干后叶面常有油润光泽,成长叶则暗淡无光,叶背有较厚的紧实蜡鳞层,干后略带灰白的棕色;叶柄长约1,很少达1.5厘米。雄穗状花序单穗腋生或多穗排成圆锥花序;雌花序通常多穗聚生于枝顶部,长3-6、很少达10厘米,花序轴粗壮,常弯扭,被黄棕色糠秕状鳞秕,无毛,雌花每3朵一簇,花柱3枚,长约1毫米。壳斗碗状,通常最宽处在中部稍上,高6-18毫米,宽15-25毫米,包着坚果一半至绝大部分,顶端口部边缘甚薄,紧贴坚果,向下明显增厚,壳斗上部的小苞片三角形,细小,分明,稍下部的多连生成不连接的圆环,或为宽卵形或多边形,但较模糊,干后红褐至暗灰褐色;坚果扁圆形,高10-20毫米,宽12-26毫米,无毛,栗褐色,果脐凸起,约占坚果面积的1/3-1/5,稀达1/2,四周边缘稍凹陷。花期5-7月,果次年7-9月成熟。
国内分布:产四川西南部(盐边、会理等地)、云南西北部(丽江、鹤庆、维西、中甸、剑川等地)。
国外分布:
生境:生于海拔2 500-3 300米山地杂木林中,常与云杉、冷杉或云南松和高山栎类植物混生组成松栎林,生于山顶及岩石旁侧的多呈灌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