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铛刺
灌木,高0.5-2米。树皮暗灰褐色;分枝密,具短枝;长枝褐色至灰黄色,有棱,无毛;当年生小枝密被白色短柔毛。叶轴宿存,呈针刺状;小叶倒披针形,长1.2-3厘米,宽6-10毫米,顶端圆或微凹,有凸尖,基部楔形,初时两面密被银白色绢毛,后渐无毛;小叶柄极短。总状花序生2-5花;总花梗长1.5-3厘米,密被绢质长柔毛;花梗细,长5-7毫米;花长1-1.6厘米;小苞片钻状,长约1毫米;花萼长5-6毫米,密被长柔毛,基部偏斜,萼齿三角形;旗瓣边缘稍反折,翼瓣与旗瓣近等长,龙骨瓣较翼瓣稍短;子房无毛,有长柄。荚果长1.5-2.5厘米,宽0.5-1.2厘米,背腹稍扁,两侧缝线稍下凹,无纵隔膜,先端有喙,基部偏斜,裂瓣通常扭曲;种子小,微呈肾形。花期7月,果期8月。
国内分布:内蒙古西北部和新疆、甘肃(河西走廊沙地)
国外分布:原苏联和蒙古
生境:生于荒漠盐化沙土和河流沿岸的盐质土上,也常见于胡杨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