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苏虾脊兰
植株高达50厘米。假鳞茎短小,狭圆锥状,粗约7毫米,去年生的假鳞茎密被残留纤维。假茎不明显或有时长达7厘米,具3枚鞘。叶3枚,在花期全部展开,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1-26厘米,宽3-6(-9)厘米,先端圆钝并具短尖或锐尖,基部收狭为鞘状短柄,两面无毛。花葶从叶间抽出,通常1个,偶尔2个,直立,高出叶层之外,被稀疏的短毛;总状花序长3-12厘米,疏生3至10余朵花;花苞片宿存,狭披针形,比花梗和子房短,长约1.5厘米,先端渐尖,无毛;花梗和子房长约2厘米,子房稍粗并多少弧曲,疏被短毛;花被全体无毛;萼片和花瓣白色带绿色先端或浅紫堇色,先端急尖或渐尖而呈芒状,无毛;中萼片近椭圆形,长1.5-2厘米,中部宽5-6毫米,具5条脉;侧萼片卵状披针形,等长于中萼片,但较宽,具5条脉;花瓣狭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2-13毫米,中部宽4-4.5毫米,具3条脉;唇瓣浅白色,后部黄色,前部具紫红色条纹,与蕊柱中部以下的蕊柱翅合生,半圆状扇形,不裂,长约8毫米,基部宽截形,宽约1.5厘米,前端边缘具流苏,先端微凹并具细尖;距浅黄色或浅紫堇色,圆筒形,劲直,等长或长于花梗和子房,长1.5-3.5厘米,中部粗3-4毫米,基部较粗,末端钝;蕊柱白色,长约8毫米,上端扩大,无毛;蕊喙2裂,裂片近镰刀状,长约1毫米,先端锐尖;药帽在前端收狭,先端稍钝;花粉团倒卵球形,长1.3毫米,具短的花粉团柄;粘盘小,近长圆形。蒴果倒卵状椭圆形,长2厘米,粗约1.5厘米。花期6-9月,果期11月。
国内分布:陕西(太白山、佛坪)、甘肃南部(舟曲、天水、文县、康县)、台湾(北部和中部)、四川(巫溪、城口、南川金佛山、茂汶、宝兴、康定、峨眉山、喜德、美姑、洪溪等地)、云南(镇康、维西、丽江一带)和西藏东南部和南部(察隅、吉隆、聂拉木)
国外分布:印度和日本
生境:生于海拔1500-3500米的山地林下和草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