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地表温度达80℃
最近,吐鲁番市在持续的高温天气中迎来了火热的夏季,火焰山脚下的地表温度甚至高达80℃。尽管如此,游客们的热情却丝毫未减,纷纷前来体验这种“极热”的温度。那么,为什么吐鲁番会如此炎热呢?
吐鲁番盆地四周环绕着高山,其中包括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这些山的海拔高度都在3500~4000米之间。而吐鲁番盆地的大部分地势都位于海拔500米以下,这种地形造成了盆地内部难以散发热量的情况。当外部气流越过山脉下沉时,会产生强烈的增温效应,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焚风现象。这种现象使得日照产生的热量在吐鲁番盆地内积聚,难以向外散发。再加上海拔较低,这就导致了气温的进一步升高。
在吐鲁番盆地中北部,有一座东西走向的山脉,它就是火焰山,主峰的海拔只有八百多米。火焰山绵延一百多公里,山上的石头呈红褐色,光秃秃的连一棵草都难以生长,给人一种被火焰烧灼过的感觉。在炎热的阳光照射下,热气在山脉间翻腾,宛如燃烧的火焰。
吐鲁番盆地位于内陆,属于大陆荒漠性气候区,日照时间长,全年约为3200小时,干燥炎热。年降水量约为16毫米,而蒸发量高达3000毫米。六至八月间的平均最高气温都在38℃以上。中午时分,沙漠表面的温度甚至可以达到82.3℃,因此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有着“火洲”的美誉。
此外,由于天空中几乎没有云彩来阻挡强烈的阳光热量,地面上也没有水分蒸发来消耗热量,阳光热量得以充分发挥来升高气温。周围广袤的沙漠吸收了大量的热能,使得盆地的温度上升速度更加迅猛。
吐鲁番盆地四周被群山环抱,盆地内部低洼,地表辐射的热量难以散发,因此这里是中国著名的干热区,历史上曾出现过极端高温达到47.8℃的情况。盆地内部干燥少雨,全年日照时间为3200小时,年均降水量仅为16毫米,年蒸发量高达2539.4毫米以上,无霜期长达210天。在吐鲁番境内有着30里风区和100里风区,被人们称为“风库”。
吐鲁番是中国降水最少、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干旱少雨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仅为16.4毫米,而且降水分布不均,季节差异较大,往往表现为间歇性的降水。降水主要分布在山区,尤其是山区的北部,从北向南逐渐减少,而南部的降水则更加稀少,降水日数也更长。
尽管吐鲁番盆地夏季的温度非常高,但是盆地北部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当地居民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损失,修建了著名的“坎儿井”,将地下水引到地面上进行灌溉,以滋润庄稼。吐鲁番盆地拥有长时间的日照和昼夜温差大的特点,这也使得这里所产出的瓜果格外香甜,倍受人们喜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哈密瓜和葡萄。一串串晶莹剔透、嫩绿欲滴的葡萄,被誉为“中国的绿珍珠”,吐鲁番可谓名副其实的“瓜果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