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是如何形成的
雨是如何形成的?雨的形成过程可以追溯到水循环的基本原理,因为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不断变化状态并循环流动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流动等环节,并且在这个循环中,水蒸气的形成是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下面就一起去看看雨的形成原理吧!
雨是如何形成的
雨滴
雨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
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之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径只有0.0001~0.0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002毫米。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就是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云。这些小水滴要变成雨滴降到地面,它的体积要增大100多万倍。这些小水滴是怎样使自己的体积增长到100多万倍的呢?它主要依靠两个手段:其一是凝结和凝华增大。其二是依靠云滴的碰撞并增大。在雨滴形成的初期,云滴主要依靠不断吸收云体四周的水汽来使自己凝结和凝华。
如果云体内的水汽能源源不断得到供应和补充,使云滴表面经常处于过饱和状态,那么,这种凝结过程将会继续下去,使云滴不断增大,成为雨滴。但有时云内的水汽含量有限,在同一块云里,水汽往往供不应求,这样就不可能使每个云滴都增大为较大的雨滴,有些较小的云滴只好归并到较大的云滴中去。雨的成因多种多样,它的表现形态也各具特色,有毛毛细雨,有连绵不断的阴雨,还有倾盆而下的阵雨。雨水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资源,植物也要靠雨露的滋润而茁壮成长。但暴雨造成的洪水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随着人类工业化发展,工业废气大量排放到大气中形成所谓硫酸雨,它是由工业排放在空气中大量含有酸性物的气体所形成,具有腐蚀性。
雨的形成原理
1. 蒸发:太阳照射地球表面,水体如海洋、湖泊和河流的水分蒸发成水蒸气,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也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
2. 上升与冷却:水蒸气随着空气上升,遇到较冷的空气层会冷却下来,冷却到一定程度时,水蒸气会凝结成微小的水滴,形成云。
3. 凝结与合并:云中的水滴在遇到凝结核,如灰尘、盐粒等,会围绕这些凝结核凝结成更大的水滴。当这些水滴足够大到无法被上升气流支撑时,它们就会以雨滴的形式从云中落下。
4. 降水:雨滴在下降过程中,如果遇到其他上升气流可能会再次被带回云层,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会穿过云层并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雨灾
什么季节多发雨灾
下雨的旺季是指每年降水比较集中的湿润多雨季节。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明显的国家,其降水的季节分配差异较大。在此季节常常出现大雨和暴雨,其降水量约占年总量的70% 左右,因此,雨季表现也比较明显,易造成洪涝灾害,所以又称为汛期。就大范围而言,一般南方雨季为4-9月,北方为6一9月。前后相差2、3个月。雨季结束是北方早,南方迟,一般前后相差仅20天左右。
雨灾善后,有几方面是重中之重,及时处理,可以更好的减少暴雨带来的损失。
一是预防灾后疫情。大灾之后容易有疫情,暴雨导致一些人员和大量牲畜死亡,饮用水源遭污染,加之雨后高温潮湿,这时候,若不能全面高效启动食品卫生、环境消毒和传染病防控工作,将有可能暴发传染病,给公众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卫生等部门要加强服务和执法,密切关注受灾民众的身体健康状况;对救灾点的食品供应进行规范,严防各种卫生隐患;对动物尸体统一收集进行消毒处理;及时消除垃圾、污物、环境消毒、管理好粪便、垃圾等。
二是要防止次生灾害,暴雨之后,水库、河道水位上涨迅速,土壤因水分饱和而松软,很容易诱发出如滑坡、垮坝、悬石滚落等一连串的次生灾害,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这一问题,在远离城市中心的房山等重灾区尤其要注意。
国土地质等部门,应马上组织拉网式的专业排查,对受灾的河流、公路、低洼地带、高陡边坡等地深入进行调查,查出潜在的灾害隐患点,建立起预警和避险措施,组织基层单位和民众做好巡查、避险。
三是要彻底排查险情。经历了暴雨的考验,一些地区基础设施和建筑物损毁严重,如道路的路基、路肩被雨水浸泡、冲刷而变软,甚至塌陷。有些尽管表面上看未有明显损毁,但或许各种危险隐患已悄悄地埋下。
所以市政、建设等部门,不仅要修缮已知的受损路桥,还要未雨绸缪,进一步把道路体系受损情况摸清,查出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及早排险,预防未来可能出现塌陷等事故;对于各类在建工程、基础不牢、结构不稳的建筑物,如工棚、围墙、危房等,都要全面筛查,进行必要的修缮和加固。
这几大问题,在山区可能更为明显,山区的基础设施、防汛体系和民众防灾意识等本来就是薄弱环节,所以善后的重点和难点,应该放在这些区域。各个政府部门责任重大,须全力以赴,“不走过场,不留死角,不留盲点”。做好善后工作,其实也是在做预防工作,下一次如有暴雨降临,方能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