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关于名人读书的方法

关于名人读书的方法

jiazacn[注册用户]

更新时间:3个月前

关于名人读书的方法

读书学习这件事,在经济飞速发展、知识大爆炸的当下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认可。面对海量的书籍,该如何读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名人读书的方法,才希望你喜欢。

关于名人读书的方法

1、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2、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

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

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名人们是这样读书的

1、中国古代集大成的读书法: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学生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来的,一共有六条:

①循序渐进。首先要按一定的次序去读书。比如先读四书,然后再读史,这样胸中才有权衡,容易理解。其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是有差别的,一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能力水平也是不同的。其三,要打好基础,不要急于求成。

②熟读精思。熟读也就是多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精思就是“无疑——有疑——解疑”的过程。

③虚心涵泳。虚心是说读书的时候不要先入为主,牵强附会,要虚怀若谷,精心思虑,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涵泳是说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④切己体察。这里是强调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要多实践、身体力行。

⑤着紧用力。这里说的是读书的积极性,读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有紧迫感,要勇往直前。

⑥居敬持志。居敬强调的是读书时要精神专一,集中注意力。持志强调的是在读书这件事上要坚定志向。

2、孔子的“学、思、习、行”读书法。

学过《论语》的朋友,对“学、思、习、行”这四字应该不陌生,因为《论语》里已经详细的描述了。

①学。要做到博学、好问、多闻、广见。

②思。要做到学与思的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是“求取真知”的过程中,切忌“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不要主观臆想,不要作绝对化的断定,不要固执已见,不要自以为是。

③习。要做到学与习的结合。习不仅是巩固、检验所学知识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加深理解,获得新知的重要手段,因为不同情境、不同时间、不同年龄下,对同一知识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

④行。要做到学与行结合。学了道德不身体力行,学了知识不懂得运用知识,那学与不学又有什么区别呢?行既是对学习效果的验证,也是学习的目的所在。学行的结合,要学会多迁引知识、多尝试。

多读书的好处

1。多读书,能不断突破自己的认知天花板。

读书是获取知识的最经济便利的途径。

通过读书,持续深耕自己感兴趣或专业的细分领域。随着年纪增长,专业度是不断累积的。

读书也可延伸知识的广度。你感兴趣的新领域,你和别人聊天需要的谈资,新手爸妈在育儿路上的迷茫,你渴望理解世界的多面性,都可以通过读书得到一定的答疑。

2。多读书,能提升专注度和阅读效率。

好书读不完。但你渴求读更多好书的进步心劲儿一直都在。

只有不断探索改善读书的方法。

怎么能用有限的时间读更多的书?怎样规避一切外在干扰诱惑把书内化?如何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打造自己横纵向都能打通的知识体系?

专注度和效率方式是必然的。更厉害的这种从读书养成的好习惯还会迁移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3。多读书,能撇开身处的骨感世界,多得一个丰盈的精神世界。

人到中年,少了美化世界的滤镜,多了烦扰琐事,这时才发现喧嚣世界里实质是和自己的独处。

读书的意义

1、读书可以增加一个人谈吐的质量和深度。

2、读书可以保持大脑的活跃。读书可以让你大脑活跃起来,防止它失去能力。

3、读书,可以使人具有抵抗孤独的能力。

4、读书,是提升一个人格局的通途。

5、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是提升自己眼界和人格的最佳途径。

古今中外名人的读书学习方法

苏东坡 - 八面受敌法

苏东坡我们应该的都很了解,无论是他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或是他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词句。他是个典型的学霸型人物,当年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读完他的文章都得说一句:“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可见他有多么的才华横溢。

苏东坡有才华,也一生勤奋读书,逐渐积累了自己的一套读方法。他在给他的侄女婿王痒的信《又答王痒书》阐述道: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这段话简单点说就是:书中的信息是很浩繁的,但人的精力有限,读的时候不能面面俱到。所以每次读书的时候都要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就像苏轼在读《汉书》时,每一遍都有特定的目标。第一遍只读关于政治方面的东西,第二遍只了解人物,第三遍只去看经济等等。这样几遍下来,就把《汉书》彻底吃透了。

他的这个方法就被称作八面受敌法。这个名称非常形象。读书时的繁多信息就像四面八方包围的敌人,我们要想突围,只能抓住一个人朝他猛攻。

李敖 - 大卸八块法

李敖,人称李大师。拥有台湾主持人,作家,历史学家等等一系列头衔。李敖曾经说他看书很少忘掉,说他的读书方法很好。

那具体是什么方法?

就是将书大卸八块,五马分尸。

他看书时看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就会将他们从书上裁剪下来,然后再将内容重新放入他早已分类整理好的夹子中。据说他的分类很细,有几千个类。这样每个知识都能找到对应的类。

一本书读完之后,书中每个拆下来的知识也就和现有的夹子对应好了。这就相当于将陌生的知识编码进了我们脑袋已经存在的知识结构中。

等到需要用知识的时候,只要按图索骥。先找到对应的夹子,再去找对应的知识。

当然,现在我们可以不用拆书这么暴力的方法了。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笔记工具建立自己的分类文件夹,读到什么触动我们心灵的就可以将它放到对应的文件夹中。

其实细究下来,他的方法和苏轼的八面受敌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隐含的思想都是对知识的归类索引。

关于名人读书的方法和技巧/的返图

鲁公网安备 371623020003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