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_朝天子·咏喇叭》译文

《_朝天子·咏喇叭》译文

jiazacn[注册用户]

更新时间:刚刚

《_朝天子·咏喇叭》译文

《 朝天子·咏喇叭》译文

  《 朝天子·咏喇叭》是 明代散曲作家 王磐的代表作品。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 朝天子·咏喇叭》译文 ,欢迎阅读。

  朝天子·咏喇叭

  明 王磐

  喇叭,唢呐,

  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往来乱如麻,

  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作者简介]

  王磐,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作诸生,厌其拘束,弃去,终身不应举求官。纵情山水诗画间,尤善音律,丝竹觞咏,彻夜忘倦。散曲有《王西楼乐府》一卷,无论抒情咏物,讽刺俳谐,皆称能手。

  [注释]

  朝天子:曲牌名。

  唢呐:和喇叭相似的一种乐器。这里喇叭与唢呐都隐指宦官。

  真共假:真与假。

  水尽鹅飞罢:形容把百姓的财产搜刮干净。

  [译文]

  喇叭与唢呐,曲儿虽然小,腔调却非常大。官船来往乱糟糟,全靠你来抬身价。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哪里去分辨出真和假?眼看着吹翻了这一家,又吹伤了那一家,只吹得水流干枯鹅也飞跑啦!

  [赏析]

  明朝正德年间,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来壮大声势,这支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诗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曲小”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军愁”“民怕”说明他们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水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们欺压得倾家荡产。整首曲子虽然没有正面提到一个宦官的字样,但是却活画出了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

  主旨

  表面上引用喇叭和唢呐,实际上借物抒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朝天子·咏喇叭》赏析

  好的咏物诗一般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咏物惟肖,即咏什么要能抓住特征,让读者相信确实是所咏之物;二是要有所寄托,不是为咏物而咏物,而是通过咏物,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三是咏物和寄托的关系要处理好,即“不即不离”。王磐的这首《朝天子·咏喇叭》就是符合要求的好作品。

  王磐这首最为人称道的讽刺作品《朝天子·咏喇叭》较为豪辣,把正德年间擅权的宦官在运河沿岸鱼肉百姓的罪恶行径,以及他们装腔作势的嘴脸,揭露得淋漓尽致。

  王磐这首名曲以讥讽时政、鞭笞宦官作恶而名噪天下。

上一篇:腊八古诗
下一篇:没有了

鲁公网安备 371623020003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