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里来暖风吹,立春节气民俗
导读:在4个季节中以春季的花信风最多,有迎春花、樱桃花、望春花、菜花、杏花、李花、桃花、棠棣花、蔷薇花、海棠花、梨花、木兰花、桐花、麦花、柳花、牡丹花、楝花等。那么,立春里来暖风吹呢?立春节气民俗是怎样的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春天
立春里来暖风吹
立春时值阳历2月上半月,农历常为一月上半月(逢闰月年则时令不确定)。天文学上把“春分”作为春季的开始,气候学上则以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作为统一的标准来划分各地的季节,当候平均气温上升到10℃时,即为冬季结束,春季开始。
立春是反映季节和物候的一个节气,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开始了,天气将逐渐回暖,广阔的大地将呈现出一派富有生机的景象。俗话说:“春打五九尾,春打六九头。”即“立春”之日不在“五九尾”便在“六九头”。立春以后,白天逐渐增长,气温慢慢回升,土壤由下层开始化冻,冻土变浅。
在这一天,人们会明显地感觉到白昼变长了,太阳也暖了,气温、日照、降雨也都处于这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地里的小春作物长势会加快,同时,油菜抽墓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会明显增加,应该注意及时浇灌追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俗话说“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这就意味着已将开始大春备耕,人们不能再闲置田地了。但是虽然立了春,在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的,依旧是“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并且在这期间也会有强寒潮侵袭,引起天气干旱,也常常伴有大风和降雨,这对于农业来说,应该注意采取措施。
立春这一天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节气,它更多的是为人们带来了温暖,带来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
立春节气民俗
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这个节令与众多节令一样有众多民俗,如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活动,有打春牛和咬春之习俗等。各地传统不同,风俗不同,所以迎接立春的形式也不同,但是归于一点,都是庆祝新春的开始,寄予新的希望。
春天
喜气洋洋迎立春
立春日迎春自周代起,是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历代帝王和庶民都要参加的迎春庆贺礼仪。
所谓迎春,就是事先必须为迎春庆贺礼仪做好准备,进行预演,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所谓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接回来。过去在每年的黄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气的重要活动。
相传旧俗在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一称春官,一称春吏,他们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报春人遇到摊贩店铺,可以随便拿取货物、食品,店主还要笑脸相迎。这一天,州、县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前面是鼓乐仪仗队担任导引;中间是州、县长官率领的所有僚属,皆穿官衣;后面是农民队伍,都执农具。大家一同来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芒神与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礼;执事者举壶爵,斟酒授长官,长官接酒酹地后,再行二跪六叩首礼;然后到春牛前作揖;礼毕,与来时一样热闹,将芒神、春牛迎回城内。
待到第二天立春时分,地方长官仍率僚属、农民鞭春。阴阳官先要举行一定的传统仪规。地方官主持迎春仪程,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然后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众农民将春牛打烂。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立春里来暖风吹,立春节气民俗”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