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阳食糕步步登高,重阳节吃重阳糕的风俗

重阳食糕步步登高,重阳节吃重阳糕的风俗

jiazacn[注册用户]

更新时间:1个月前

重阳食糕步步登高,重阳节吃重阳糕的风俗

导读:重阳食糕步步登高,重阳节吃重阳糕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接下来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瞧瞧具体详情吧。

重阳糕

重阳食糕步步登高

重阳节要食重阳糕。重阳糕与重阳节的出现是紧密相随的。在《西京杂记》中已记载西汉宫中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的蓬饵就是后来所谓的重阳糕,因饵的本意就是粉饼、糕饼。重阳节食蓬饵应该是为了辟邪。蓬糕的做法是:采细嫩的白蓬,熟煮捣烂,和上米粉,加糖,蒸熟,奇香无比。

北宋时期亲友之间互相馈送重阳糕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首都汴梁的重阳节前一两天,市民们纷纷相互赠送粉面蒸糕,上插剪彩小旗,撒上果仁,如石榴籽、栗子黄、银杏、松子之类。还有的用面粉做成狮子蛮王形象,放在糕上,叫“狮蛮”。南宋都城杭州重阳节的糕饼就叫“重阳糕”,是用糖面蒸糕,撒上碎猪羊肉、鸭肉丝等,插小彩旗而成,皇宫和富贵人家用来送礼。同时,蜜煎局要在这天用五色粉和熟栗子肉做成诸佛菩萨骑狮子样的“狮蛮栗糕”。

由于重阳糕色彩绚丽,后世又将其称之为花糕。明代重阳糕上放枣、栗子,星星点点,叫作花糕。糕点店在上面插的纸彩旗叫花糕旗。清代《燕京岁时记》中曾详细记载了当时花糕的样式:“花糕有二种。其一以糖面为之,中夹细果,两层三层不同,乃花糕之美者。其一蒸饼之上星星然缀以枣栗,乃糕之次者也。每届重阳,市肆间预为制造以供用。”

糕点

重阳糕的制作多种多样,各地不尽相同。北京重阳节花糕有用发面垒果仁蒸成的,有用江米黄米捣成的,还有和油加糖果在火炉中烤出的,都剪五色彩旗以为标帜。山东民间花糕以面蒸成,双层中间夹上枣栗之类的果品,单层的枣栗撒于面上。有的上面插彩色小旗,称“花糕旗”;有的上面安放两只面塑的羊,用“重羊”谐音“重阳”,称“重阳花糕”。关中农村的花糕,主要原料为面粉和红枣,共做成九层,即重九花糕,上面印制虫鸟花卉,有很浓的乡土气息。

民间传说在重阳节这天,住在平原地带的老百姓,没有山可以攀登,无法去登高,就制作两三层的重阳糕,并在糕顶上插上彩旗,利用重阳糕的谐音及山形,寓意登高,所谓“重阳食糕,步步登高”。各地还有于九月九日天明时用片糕搭儿女头额的风俗,同时祝愿说:“愿儿百事俱高”,并连作三声。

重阳节还被称为“女儿节”、“女节”。《搜神记》曾记载过一个新嫁媳妇被姑婆虐待致死的故事。故事说淮南全椒县有一个姓丁的新媳妇,十六岁嫁到全椒谢家为媳。她的婆婆非常严酷,要求丁氏干活都遵照严格的标准。如果丁氏达不到要求,就会受到鞭笞捶打。丁氏不堪忍受,遂于九月九日上吊自杀。丁氏死后显灵,对巫婆说:“每家妇女不停劳作,要避开九月九日,不用做事。”后来江南人都称呼丁氏为丁姑,并为她立祠。妇女们到九月九日这天不用劳作,都进行休息。有的地区会将女儿请回娘家吃花糕,有的地区则给出嫁的女儿送花糕,还有的另外再给女儿送秋冬穿的新衣服。

九月九日为重九,九与“久”谐音,让人联想到“长长久久”,象征长寿。同时重阳节也是一个追求长寿延年的节日。因此,重阳节被我国政府定为“老人节”。在这样的节日里,儿女们纷纷买礼物送给自己的父母。因此,现代的重阳节,各种花样的花糕除了要送给出嫁的女儿吃外,还要孝敬父母。而在农村,有很多地方还将重阳花糕敬献给自己的祖先,表现了我国崇先敬祖的传统。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重阳食糕步步登高,重阳节吃重阳糕的风俗”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鲁公网安备 37162302000347号